一、国贸专业建设
历史沿革
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基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自2002年招收本科以来,专业一直面向国家出口战略以及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国际贸易岗位群急需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截至2021年已有16届毕业生。目前有在校生527人,专任教师13人,其中7人具有3-10年的行业从业经历,企业导师6人,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荣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教育成果奖2项、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项。省级虚拟仿真教学实训中心1项,拥有设施先进的实验设备,实训教学软件10套。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8项,二等奖20余项。
专业特色
首先,基础扎实,即系统开设经济学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课程,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厚实的基础;其次,外语突出,即强化专业外语学习,注重培养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最后,实践丰富,即依托“双师型”教师队伍,创立“学科竞赛+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系统,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创业目标。因此,本专业既适合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也适合学生报考公务员或宽口径就业。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互联网+国际贸易”业态,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知识,具备商务英语应用、国际市场开发、国际贸易业务规范运作、跨境电商运营、外汇风险防范及企业经营管理技能,面向对外经济与贸易行业及岗位群,能够提供中高端服务、有效管理并处理复杂问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适合在政府部门、国内外金融机构、国际经贸企业、国际物流企业及外资企业等从事国际经贸经营管理、研究和策划、实际业务操作等工作。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训、国际结算、海关通关实务、国际商务英语、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英语。
二、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建设
历史沿革
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是教育部2021年批准我校第一批招生的职业本科专业。本专业依托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普通本科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是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于2007年开始本科招生,2018年开始二本B类招生。近年来,金融学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达100%,新生报到率平均95%以上,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本省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遍及省内外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部分学子已成为工作单位的中层骨干,工作能力获得认可。经过十几年的耕耘,金融学专业建立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一套包括实验、实训、实习、学科竞赛等环节在内的,实践性较强、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声誉。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依托于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金融学专业,承接了原有的教师队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着良好的办学基础。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金融业务科技化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了传统金融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具有“错位发展、课证融合、赛学结合、注重实践、协同育人”的特色。人才培养层次与省内其他高校同类专业错位,专业课教学与教育部“1+X”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衔接,推行以赛促学,注重产教融合,贯穿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


专业定位
本专业从职业本科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出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金融业务科技化的职业岗位要求,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技术技能解决较复杂工作问题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有较强的金融科技业务操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及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科技基本理论,面向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及新型金融科技公司,能够运用金融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知识与方法,从事产品营销、信贷、投资、理财、风险管理、监管等实际金融业务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金融学、金融科技学、Python程序设计基础、Python金融数据挖掘、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公司金融、金融理财、期货与期权、大数据营销、区块链金融、智能金融、量化投资、金融监管科技等。
三、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建设
历史沿革
经教育部批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2018年新设税收学本科专业,同年首次招生,目前在校专业学生121人。2021年3月,经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整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成立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是山西省第一所省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2022年,拟新增财税大数据应用职业本科专业。
该专业源自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税收学专业,具有应用型本科相关专业办学经验,专业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本专业相关岗位群的高素质财税技术技能型人才,社会认可度高。迄今为止,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条件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优质资源,专业转型基础扎实。
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7.5%;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比100%;在读博士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0%;有企业实践经历教师占比25%;另有企业一线兼职教师4人,均为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近五年内,本专业教师主持省级以上课题9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篇,出版著作及教材4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金奖2项和多项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本专业长期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潇河分局、唐槐分局、学府园区分局、山西合德税务师事务所、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产教融合型企事业单位合作,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
本专业拥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承担各类省级基金项目9项,省级及以上技能财税相关赛项2项以上。校内专业实验实训软硬件设施齐全,校企合作基础机制良好,能够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专业特色
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面向山西省企业发展需要,打造智能时代大数据支撑下特色鲜明的以掌握涉税全流程财税技能为核心的专业特色,形成政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在学校新发展阶段、职教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秉持“厚德精技、笃学力行”的校训,聚焦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对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能够服务于智慧商贸专业群、交通工程专业群、建筑类专业群需要的涉税服务全流程技能,通过课岗赛证一体化的综合育人机制,深度实现产教融合,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财税技术协作,服务地方中小企业财税技术升级。经过几年发展,将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打造成山西一流、全国先进的品牌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家税制建设与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熟练掌握财税大数据应用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数据分析与发掘技能,涉税服务全流程财税技能,能胜任基层税务机关、企业财税管理和税务中介机构财税服务岗位群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财政学、中国税制、大数据技术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纳税筹划、Excel商业数据分析实战、基础财税实战、中级财税实战。